您的位置:首页技术文章

MySQL核心参数优化文件my.ini实现

浏览:2日期:2023-02-05 11:01:21
目录
  • 一.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 二.CPU的优化
  • 三.内存的优化
  • 四.IO的优化
  • 五.连接的优化
  • 六.数据一致性的优化

一.数据库服务器配置

CPU:48C
内存:128G
DISK:3.2TSSD

二.CPU的优化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32
表示SQL经过解析后,允许同时有32个线程去innodb引擎取数据,如果超过32个,则需要排队;
值太大会产生热点数据,global锁争用严重,影响性能

三.内存的优化

query_cache_type=0
query_cache_size=0
缓存查询,5.6默认关闭,在应用层实现,比如MC、redis

四.IO的优化

1.innodb_buffer_pool_size=50G

类似SGA,衡量总的IO处理能力上限,一般为物理内存的60%-70%,这里128G部署2个实例,剩下28G分配给OS和mysql连接等使用

2.innodb_io_capacity=20000

每秒后台进程处理IO数据的上限,一般为IO QPS总能力的75%
比如SSD是3W QPS,75%大概是2W,双实例减半,为1W,几个实例除以几

3.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4

几个innodb redo log日志组

4.innodb_log_file_size=1000M

redo log日志循化写,生产必须大于1G,
如果太小,那么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数据有可能不能及时写入redo log造成halt等待;查看是否够用?如果value大于0,则提高改参数或者增加日志组

root@master 12:51:  [(none)]>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log_wait%";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log_waits | 0     |
+------------------+-------+
1 row in set (0.00 sec)
root@master 12:54:  [(none)]>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os_log_written%";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os_log_written | 1024  |
+-----------------------+-------+
1 row in set (0.00 sec)
#此参数大小可作为设置日志文件size大小参考值

5.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SSD直接写硬盘,不写硬盘cache,也就是绕过fsync()刷硬盘

6.innodb_max_dirty_pages_pct=50

当脏块达到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50%时,触发检查点,写磁盘

7.innodb_file_per_table=on

一表一文件,可以避免共享表空间的IO竞争

8.innodb_page_size=4k

默认是16K,这里是SSD,写SSD前要擦除,擦除单位是extent,一个extent有128个page组成,16128 > 4128 ,效率会更高

9.innodb_flush_neighbors=0

SSD设置为0,SAS打开刷新相邻块,随机访问转换为顺序访问

五.连接的优化

1.back_log=300

默认是50,TCP/IP的连接数量,一个连接占用256KB内存,最大是64MB,256 * 300 =75MB内存
和三次握手有关系

syn_queue取64和tcp_max_sync_backlog最大者,默认是1024,当瞬时很多连接进来这个参数会进行限制,否则太大容易消耗资源
accept queue取back_log和somaxconn最小者,用来防止丢包,当瞬时很多连接进来达到上限后,后来连接将超时触发重传机制
当有3000个连接进来,将队列accept queue占满,应用还没来得及将请求从队列中取出,剩下的2700个连接将被拒绝,每取走一个请求(一个连接,mysql一个线程一个连接),将创建一个thread线程

net.ipv4.tcp_max_sync_backlog= 8192  类似活动场所
sync接收队列的长度,默认是1024,当mysql在很短时间内得到很多的请求,需要增加,太大会消耗资源
太小的话会在show processlist出现未认证错误
net.core.somaxconn=1024   类似活动场所中的座位数
尽可能防止丢包,超过这个值会触发超时或者重传,限制在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这个范围之内

2.max_connections=3000

连接的创建和销毁都需要系统资源,比如内存、文件句柄
业务说的支持多少并发,指的是每秒请求数,也就是QPS
同一时刻并行的SQL由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决定,最大不能超过该值
如果一个用户的请求数据超过64MB(比如排序),就会申请临时空间,放到硬盘上
如果3000个用户同时连上mysql,最小需要内存3000256KB=750M,最大需要内存300064MB=192G,如果innodb_buffer_pool_size是80GB,可用内存不到48G,192GB>48GB,将会产生SWAP,此时将会影响性能
连接数过高,不一定带来吞吐量的提高,而且可能占用更多的系统资源
一个DB 3W QPS计算,前端有100个web服务器,每个web服务器需要300个QPS,每个QPS占用时间=网络来回时间+SQL执行时间,以20ms计算,需要6个连接数(300/1000/20ms=6)
示例1:有100台web服务器,PHP/JAVA的最大连接数可设置为:3000/100=30
示例2:有30台web服务器,要扩容到60台,web服务器连接数怎么配置?web服务器最大连接数:之前是3000/30=100,现在3000/60=50即可

3.max_user_connections=2980

剩余连接数用作管理

4.table_open_cache=1024

打开表的缓存,跟表数量没关系
1000个连接上来,都需要访问A表,那么会打开1000个表,打开1000个表是指mysql创建1000个这个表的对象,连接直接访问表对象,类似会把这张表做一个class,1000个连接都访问这个表对象,当表对象没了,重新new一个,不需要每次都打开物理表

root@master 14:44:  [(none)]> show variables like "%table_open_cach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table_open_cache | 1024  |
+------------------+-------+
1 row in set (0.00 sec)
root@master 14:46:  [(none)]>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open%tables%";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Open_tables   | 19    |
| Opened_tables | 113   |
+---------------+-------+
2 rows in set (0.00 sec)

可以考虑设置为max_connections或者max_connections*查询同时用到的表个数或者

5.thread_cache_size=512

都是短连接进来容易产生短连接风暴
会话层:事务状态、认证会话
连接层:网络连接、包传输
一个用户 对应 一个session 对应 一个connection
connection - thread:操作系统调用
3000个用户进来使用cache的512个线程,用完就放回去,避免创建、销毁线程的开销

6.wait_timeout=120

指的是app应用连接mysql进行操作完毕后,空闲120秒后断开

7.interactive_timeout=120

指的是mysql client连接mysql进行操作完毕后,空闲120秒后断开

六.数据一致性的优化

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0,不管有没有提交,每秒钟都写到binlog日志里
1,每次提交事务,都会把log buffer的内容写到磁盘里去,对日志文件做到磁盘刷新,安全最好
2,每次提交事务,都写到操作系统缓存,由OS刷新到磁盘,性能最好

2.sync_binlog=1

0,事务提交后,mysql不做fsync之类的刷盘,由文件系统来决定什么落盘
n,多少次提交,每n次提交持久化磁盘
生产设为1

3.日志写盘过程

1)三个update会话,三个线程都会产生的操作日志
2 )commit后提交到公共的cache中,三个进程之间不能相互看到对方的操作内容
3)经过write写入到标准I/O cache中,也就是文件系统句柄,线程缓存
4)如果需要让其他线程看到文件句柄内容,就需要通过flush刷新到全局可见文件系统缓存
5)最后最重的一步是将内存数据sync落盘

到此这篇关于MySQL核心参数优化文件my.ini实现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MySQL my.ini内容请搜索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

标签: MySQL
相关文章: